走过季节的群山,趟过岁月的河流,穿越时空的隧道,我们迎来了中煤七十一工程处60周年华诞。60年波澜壮阔,60年壮丽辉煌,让我们共同祝愿我处60岁生日快乐!回首过去,60载征程漫漫,历尽沧桑,风雨如磐。纵观今朝,中煤七十一处与时俱进,千锤百炼,在煤矿建设行业中打出自己的一番天地。
现年48岁的我,是一名基层矿建职工。黑黑的脸膛可以映衬出我憨厚朴实的性格,满是老茧的双手诉说着矿山建设的传奇。1984年,18岁的我带着对矿山的好奇与憧憬,来到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,成为一名普通矿建工人。当时,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生产工艺落后,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半机械半人力,作业环境差,劳动强度大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我感受到了工作条件的艰苦。一个班下来,身子骨累得像散了架一样,回到宿舍,我总是闷闷不乐,对家人说不想干了,这个工作太累了。家里人对我说:“一定要坚持住,可不能怕吃苦。再说你看你的那些老工人师傅们,他们不也是和你一样干活吗!”我心里默默的下定了决心,我理解家人话语里的含义。
人人都说煤矿苦,但我却以苦为荣;人人都说煤矿险,但我参加工作就一直奋战在井下生产第一线。寒来暑往,冬去春回,青春岁月换得两鬓斑白;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的精神。30年来,我和工友们凭着对矿山建设的无比热爱,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,在煤矿战线上一干就是30年。我,就是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7125队主管队长吕伟。
凭着我不服输的性格,从此我下定决心,一定要干出个样来。我以那些煤矿工人师傅为榜样,用他们吃苦耐劳、敬业奉献的精神默默地激励、鞭策着自己。时时刻刻想在工作中冲在最前头,脏活累活抢着干,从不计报酬,更没有一句怨言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,终于成为连队里的骨干,并最终成为主管队长。
2011年,在朱集西煤矿,高温、高地压、高瓦斯,受各种条件的影响,每月进尺很少,职工情绪都很低落,很多人都选择了离开,可我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。那时候有个包工队的老板找到我说:“你的技术、管理能力这么好,何必窝在这里呢?跟着我干吧!保证待遇是这里的三倍,跟我走吧!”我虽然知道老板是看重我这一点能力,可是却不领情,对那人说:“七十一培养了我这么多年,现在工作刚干出了点样子,我不能辜负七十一对我的培养;项目部的困难肯定是暂时的,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渡过难关好起来的,再说,你只想着挣钱多,跟你干安全有保障吗?万一出了什么事情,老婆、孩子怎么办?”那个老板认为我不知好歹,被我的一席话气走了,从此再也没有劝过我说跟他干的事。
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,但我却明白“安全是最大的福利,安全是最大的效益”这个道理。我常警示自己:“井下工作与自然灾害做斗争,必须处处小心、步步谨慎,防事故如防敌人,啥时候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。”30年来,我时刻把“安全”二字铭记在心。
在单位,我是个人人称道的好队长,可是在孩子眼中,我却不是个称职的好爸爸。我的两个儿子上学放寒假时,正赶上腊月二十九,几次给我打电话恳求我:“爸,平常再忙再累您不回来,我们都能理解,可过年是全家的大事,您就回来团圆一下吧!”哽咽良久,我愧疚地对孩子说:“好孩子,不是爸爸不想回去,实在是赶上春节场子面人少脱不开身呀!谁叫你爸是一名煤矿工人,不能为自己而影响正常生产呀!原谅爸爸,爸爸得坚守在一线岗位上,这是我的责任啊!”是啊!三十多年了,两个儿子已长大了,不说从小到大两个孩子得到过多少父爱,就是我这个当父亲的又享受过几天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呢?我常想:“自古忠孝难两全,谁叫咱是一名煤矿工人呢”。
就是这样,执着的从事我热爱的煤矿工作,以一个矿建人吃苦耐劳、乐于奉献的精神,书写着对矿山的无限深情,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。用我自己的话说:“我就是干到退休前的那一天,都不会离开我热爱一生的煤矿工作。”我要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十里矿山,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倾注在了千尺井下。
自从2012年8月底我来到了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红庆梁项目部,担任主斜井掘进队主管队长一职,在这两年的时间里,我每天坚持和工人同上同下,认真组织职工进行班前学习,严厉查处各种“三违”现象,积极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,经过两年的努力,主斜井千米巷道实现零误差贯通,施工质量得到甲方和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。那一刻,我的内心涌起无限自豪,这是我和工友们为建处六十周年庆典最好的献礼。
成绩只能说明过去,我要从现在做起,从本职岗位做起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努力工作,无私奉献,为中煤七十一处煤矿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。